行业动态

【市场资讯】险资举牌愈演愈烈,保险严监管呼之欲出

日期:2016-12-26 浏览:3359

随着保险行业的快速发展,尤其是寿险行业保费规模的高速增长,从2010年开始,“险资举牌”逐渐成为资本市场的热议话题,而今年风头更胜。

2016A股市场险资举牌接连不断、高潮迭起:从宝能系旗下的前海人寿不断举牌万科A和南玻A,到恒大系旗下的恒大人寿异军突起在资本市场上掀起举牌大战,再到安邦人寿一周内两度举牌中国建筑,阳光保险举牌伊利股份和吉林敖东等等,

      关于险资举牌,市场上一直存在各种声音,有赞成者认为这是市场行为、有质疑者认为险资是“野蛮人”,被举牌的上市公司也有的欢迎有的担心。尽管出现过一些具有争议的事件,不过从整体的保险资金举牌行为逻辑来看,这是在现今投资环境下的必然结果,也已经成为了资产荒下的“新常态”。


    

      《第一财经》评论显示:从投资环境上来分析,在低利率叠加资产荒的环境下,无论是传统的债券和定期存款,还是债权计划、信托产品、理财产品等非标资产,都难免产生收益率的下降。固定收益资产收益率普遍性下滑而优质资产又难寻的情况下,险企进行权益类投资无可厚非。

  而从财务数据角度来说,业内人士认为,一方面长期股权投资的记账会带来益处,另一方面大量投资蓝筹股以及进入长期股权投资在“偿二代”框架下更加节省资本消耗。按照目前财务会计准则,当持股比例高于20%时通常会被认为对被投资单位具有重大影响,可以实现长期股权投资的权益法入账。这样既可以规避股票价格波动对账面资产的影响,又可分享上市公司的净利润。

  随着险资举牌的发酵,万能险被推上了风口浪尖,因为举牌背后,大部分保险公司依靠的都是万能险账户。根据保监会的定义,万能险是包含投资和保障两大功能的人身险产品,投保人将保费交到保险公司后会分别进入两个账户,一部分进入风险保障账户用于保障,另一部分进入投资账户用于投资。其中,保障额度和投资额度的设置主动权在投保人手中,可根据不同时期的需求进行调节,投资账户的资金由保险公司代为投资,投资利益上不封顶,下设最低保障利率。

123日,证监会主席刘士余痛批“野蛮收购”,这番话立刻让周末的金融圈陷入了“躁动”。虽然并未明指哪类资金,但是不少市场人士仍然将“矛头”对准保险资金。

“保险应该以风险保障和长期储蓄类业务为主,短期理财类业务为辅;其次,保险资金运用应以固定收益类或类固定收益类业务为主,股权、股票、基金等非固定收益业务为辅;最后,股权投资应以财务投资为主,以战略投资为辅。”保监会副主席陈文辉在近日出席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第二届会员大会时表示。

  从保监会领导近日的一系列讲话中也可以看出,一系列监管政策即将出台。而这些监管政策,针对的正是监管机构眼中的“熊孩子”。